“如今,中国已成为欧盟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无论是德国、希腊还是中欧国家,中国都至关重要。”
美国Axios新闻网1月25日文章,原标题:中国“二级制裁”崛起 在与立陶宛的争端中,北京首次使用了类似于美国强力“二级制裁”的经济压力。 这种施压方式意义重大,因为它挑战了简单地与中国市场“脱钩”就可以保护一家公司或一个国家免受北京“胁迫”的观念。 现在,北京正在向在华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施压,要求它们切断与这个波罗的海国家的联系。

立陶宛国旗信息地图

立陶宛与中国的直接经贸关系相对有限,但许多从立陶宛工厂接收供货的跨国公司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 据路透社报道,这些德国公司发现与中国的业务陷入停滞,因此向立陶宛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其满足中国的要求。
过去,北京曾利用拒绝市场准入来惩罚企业和国家的政治违法行为。 但这只能对那些在中国有直接商业利益的公司和国家产生影响。 如今,中国强迫第三方排除违法者的做法类似于美国的二级制裁,即惩罚与美国境外受制裁实体开展业务的第三方。 此举很可能大幅扩大北京经济压力的范围。 美国国际共和协会中国顾问马特·施拉德表示,“中国越来越多地利用其贸易主导地位制裁有关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立陶宛已加入欧盟,但布鲁塞尔尚未采取任何重大支持措施。 (作者贝瑟尼·艾伦)


立陶宛国家广播公司1月24日报道,原标题:《你做了什么?》 面对中国的压力,欧盟为何迟迟未能保护立陶宛? 立陶宛与中国关系紧张后美国“二级制裁”的崛起在与立陶宛的跨国公司施压,欧盟领导人表达了对立陶宛的支持。 但面对北京方面的压力,欧盟为何迟迟无法拿出联合应对措施? 欧洲议会议员上周致信欧盟高级官员,敦促他们对中国的制裁做出回应。 带头写信的斯洛伐克议员米里亚姆·莱克斯曼表示贝瑟,中国的对抗压力无异于对整个欧盟的攻击,因此所有成员国应协调应对。 然而,欧洲议会700名议员中只有40人签署了这封信。 对此,来自立陶宛的议员奥莱卡斯表示,这表明欧盟对立陶宛的支持远低于预期。
维尔纽斯大学政治学教授威尔皮斯·奥斯卡认为,欧盟反应迟缓有两个原因:中国对欧洲企业的压力和欧盟的法律体系。 “现在中国已成为欧盟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 “无论对德国、希腊还是中欧国家来说,中国都至关重要。”即使要求欧盟对中国实施报复性制裁,也必须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相关说法。但北京一直强调,并没有阻止立陶宛商品进入中国。另一位来自立陶宛的欧洲议会议员奥斯雷维丘斯表示:“确实,(中国反压力的问题)还没有在欧盟层面进行过讨论。”丁丁译)
此前报道:
标题:美国“二级制裁”的崛起在与立陶宛的跨国公司施压
链接:https://www.xunmac.com/news/xydt/2024-04-30/1066.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