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尔吉·舒伯和尤利娅为孟京辉的《茶馆》颁奖。
基于现有“培养青年创作人才、推出优秀青春剧目”的宗旨,本届青年歌剧节以“未来、创意、希望、梦想”为关键词,更加注重多样性、国际视野和青年文化。 今年,青少年歌剧节丰富多彩,演出从9月持续到11月; 5部国际剧; 16部国产青春剧; 13个青少年戏剧节及演出季打造“中国青少年戏剧联盟”,5个戏剧项目工作坊及朗读会; 以及48小时V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开场剧《安娜·卡列尼娜》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 该剧以19世纪下半叶的沙皇俄国为背景,讲述了追求自我的女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人民艺术家亚历山大·加利宾是一位荣获圣彼得堡戏剧最高奖“金幕奖”的导演。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摄影:KillarB
回顾今年北京青年戏剧节首演的外国剧目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11月1日开幕,立陶宛的《冰下,冰下》用1000个塑料水瓶和碎片化的音乐和图像来嘲讽文化的贫困和消费主义的荒唐。 ; 比利时的《遗忘在尘埃》以切尔诺贝利事故为背景,用木偶诗来安慰迷失的灵魂; 巴西的《骚乱》用1500本书籍和自然光来诠释不断增长、近乎疯狂的动荡情绪; 法国《回到起点》用嘻哈舞蹈将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演绎成剧场中的“动人壁画”。

国产剧中,李耀的《哈姆雷特》以废墟为舞台棒子老虎鸡,以实验的形式重演莎士比亚的悲剧; 高小琴的《诱惑者日记》以声音、身体等形式诠释了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同名作品。 作品; 苏晓刚的《毛瑟》改编自德国诗人海纳·米勒的作品,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 顾敏文的《旅鼠》改编自日本诗人寺山修二的戏剧,拼凑出一个刺激又诡异的世界; 彭家蓉的《米奇去哪儿》 描绘了现代都市社会荒诞怪异的家庭生活; 共生好舞蹈团的《城市》通过舞蹈展现了生活在广州的小人物的行为、思想和情感。
作为青年歌剧节的战略合作伙伴,阿维尼翁戏剧节长期以来为彼此的戏剧节输送优秀作品。 本届青年歌剧节将延续去年“直达阿维尼翁”单元的竞赛形式,并全面升级。 当天将有四、五部戏剧作品同台演出。 目前确认参加比赛的作品有《娃娃屋》《世界是一只流浪兔》《打虎棍鸡》《国民幸福指数经验报告》《18楼》《 《群像时代》、《睡美人·大梦醒》、《我们2s:劳动力交换市场》8部电影新锐作品。 观众将决定哪些剧目被推荐给阿维尼翁戏剧节。
新京报记者 刘震
编辑吴龙珍、校对王欣
标题: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11月1日开幕
链接:https://www.xunmac.com/news/xydt/2024-05-10/1784.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