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玩《三国志13》吧,快来玩11
如果说,《三国演义13》相当不错,很多品质都走在了以往的前列,PK版本有望成为经典……
他会被骂吗?
或者引起同情的问候? “你刚刚玩了《三国志》,来玩11吧!”
我先说几句,不是为了显示我的资历,只是因为《三国演义13》好,需要和这些有关。
我玩《三国志》系列已经二十多年了。 一至十三代。 NAMCO的三款游戏——《中原霸主》、《霸王大陆》以及PSP版《星之传说》都还没有发售。 《吞天地》一、二都是小学时玩的。 当然,《英雄传说》和《曹操传奇》也包括在内。 我也玩过《三国志》。 我玩过智观的《三国演义》。 《郑文三国》PC版依然可用。
唯一缺少的三国题材游戏,大概就是求伯君当时创作的即时战略《官渡》什么的,我没接触过。
光荣公司的游戏,《大航海时代》1到4、《水浒传》系列中的《誓约》和《天归星108》都是双机机型。 《青狼白鹿》我玩过最后两代。 当然,《立志太鼓》和信长系列是代代相传的。 我还读过《相柳记》等。 三国战国无双系列可以在PS2到PS4上玩。
我先问一下:
当人们批评《三国志12》和《三国志13》时,他们心目中理想的三国游戏是什么?
我们来谈谈结构,也就是大地图。
在《三国演义1-6》中,基本上可以称为二层游戏,即:
大地图内政界面,战争进入战棋界面。
内政、外交、军事。
内政就是一点点建设、建设。 外交就是友好和背叛联盟。 军事意味着移动、攻击和制定一些计划。
之所以大家都认为《霸王大陆》是经典,是因为多了一个《霸王》。 在内政界面和战棋界面之下,还有一个战斗界面。 排兵布阵,发射弩箭,投掷炸弹,单打独斗。 这是我在《英雄传说》中学到的,但是我没有学好。
《三国演义7》和《三国演义8》其实是加了武将视角的两层游戏。
是的,所谓的单一大地图操作只有《三国志9》和《三国志11》才有。 除了战斗之外,《三国志10》的大地图其实只是为了好看。 《三国演义12》是回归了《三国演义1-6》的双层风格,所以玩过9、11的人都会骂它。
《三国演义13》的大地图在测试版出来当天就因为画质问题而受到诟病。
但批评它的你有没有注意到,《三国演义13》的大地图可以大比例缩放(前几代没有),可以旋转(11代除外),而且据点只能媲美9代、10代?
而且,这一代的据点——虽然不能驻军——有什么用?
昨天用荀彧平定兖州的时候,曾经不断的劝降各寨,慢慢削弱了吕布的实力。 这种感觉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它可能只在第 9 代中可用——第 9 代中的多个据点使其具有战略意义。
在大地图、据点、大战略方面,除了9和11之外,没有任何一代可以与13相比。
而且因为军事系统的原因,13代的大地图具有历代最佳的战略价值。
再说一件事。 就大地图的战略性质和整体结构而言,《郑文三国志》堪称经典,不亚于9代、11代,有些地方甚至更胜一筹。 当然,游戏的数值设定很乱,头像的水平也很好,很差,很差。 玩不了也是正常的。
大家都说《三国十三》里的军事科学《创世记》是。
然而历代“三国”的军事制度,无一例外都是花钱招兵,花时间训练,带出去打仗。 仍然反复工作。
《三国演义12》首创了军营增兵系统,这是在《开天辟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当然,这并不科学,但多少有些创新。
为什么历代的《三国志》到了后期就变得无趣了呢? 因为兵力爆发,兵力驻守,前线百万大军厮杀。 确实很有趣,但是现实呢?
在宋朝之前,中国很少花钱招募数十万常备军。 隋唐之前,没有军事制度。
征兵就是征兵。 当然,三国时代,诸侯都有私人军队和部落,但大部分军队还是战时招募的。 农民是一个例外。
第13代军事制度中,每个城市的士兵数量由兵役人口决定,并派出部队。 可以集结联军,也可以在前线找地方落脚,但只需要消耗军粮。
很多人抱怨道:“为什么士兵不能进城呢?” 因为像新野这样的小县城,容纳不了十万士兵。
这一代的军队可以长期驻守边境,只要能送粮就行。 我已经尝试过了。 后方城市可以轮流派兵驻守前方,增加兵力。
当然不像过去三国那样过瘾,也不能就让一座前线有20万居民的城市免费养50万士兵,但这样更现实吧? 我觉得PK版加上私兵三部曲就差不多够了。
而且,因为有了这个军事系统,《三国13》才能很好玩。
以前的比如《三国演义》9或者《三国演义11》,策略性够强,但大多都是从后方往前线输送兵力,然后利用据点或深沟高垒,或包围点以提供增援。
13代的好处是平时不用担心征兵的问题,兵役人口还在。 多条战线出去战斗、进军。 当你有了几座城池之后,你会发现,利用好多条路线进军、集结,可以创造出明修栈道、暗袭陈仓等战术。
没有《三国演义9》那样华丽的接力点战略调整,但总体来说还不错。 大地图战略之所以可行,是因为有军事体系。
外交。
第13代的外交没有什么黑暗之处。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史上最好的。
单挑出来的。
13代对决没有什么好羞耻的。
《三国志》1-5,加上9,无法操作。 不要比较。
第七代也是回合制限制的。 8代仅此而已。 10代单战不错,但是比13代好吗? 真实的? 13的一对一对决至少体现了武力强的好处(猜对方牌)。 申科有四件事。
十代其实就是刺破万种却又怕闪避,砍破斩,砍闪避,积蓄足够的能量使用大招。 咱们先不说气氛。
据说《三国演义12》是史上最烂的单机游戏。 说实话,别说打牌系统很不错,至少也能排进历史前六。 为什么? 还是那句话:《三国志》1-5、9代无法操作。 6代非常经典,而且还有特别的动画。 提前安排好五个套路,然后决定各自的命运,真的好吗?
真可以说,胜过13的就是11,好在有钱。
内政。
三国演义11之前,突出的内政是4、5、6。
4和6可以分配给其他人。 有一个政客,非常无忧无虑。
五代是政官,一键解决。
九代很伟大,但是九代的内政是一个巨大的失败,所以我不再提了。
11代盖房子……哈哈。
但它已经在农业社区中非常受欢迎。 因为我认识的农民其实很讨厌刷数据。 他们希望看到自己的收获。 所以,《天下创世》、《革命》、《天道》的玩家都热爱种田: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成果。
13代内政一般。 优点是不麻烦,只是拖沓而已。 和10代区别不大。
多说一句,十代的请愿都会累积起来,十三代在处理内政的同时还可以处理其他命令。 这非常方便。
小地图战斗。
大家都说13代小地图战斗力差。 那么小地图战斗方面哪一代比13代更好呢? 你说的是12代吗? 嗯。 还要别的吗?
事实上,12代PK的小地图战斗可能是史上最好的。 讨厌12代的人当然不会承认。
三国历代小地图战斗,无论图形如何,单看调度和策略,7、10、12、13都算优秀了。 7、12、13都体现了据点和士气的重要性,而10的伏击和地形则是无可替代的。 这一点各有不同。
上面说了,13代的大地图策略只逊色于9和11,而且那两代都没有小地图。
艺术品。
更何况。 13代绝对不差。 自10代以来,基础水平有所不同。 但辉煌的艺术总是有可能的。 更不用说屏幕了。 荣耀一直依赖的是美术师的CG,而不是建模。
当然,有人会说10代、12代的城市比13代的城市更漂亮、更大气。 嗯,因为10代和12代的城市都是很多单体CG,而13代则是大型3D模型。
8代的城市很漂亮——8代的整个人物很漂亮,很三国。 但8代的城市和7代是一样的。
性格个性。
五代人之前,《三国志》中的人物没什么个性。 5代的阵型和特效开始出现。 到了8代,开始加入战斗战术。
九代虽然是史上最经典的,但人物性格其实一般,主要体现在战斗技巧的熟练程度和兼容性上。
11代之所以如此惊艳,部分原因在于战斗方式如此生动。
十二代虽然被大家骂,但是从战斗技巧到特技都极其齐全。 到了13代你刚玩《三国志13》吧,快来玩11,从战斗技能到特殊技能再到适应能力。
对于每位武将的性格刻画,没有比第13代更微妙的了。 只有10代才有可比性。
毕竟我们玩的不是数字,而是三国。
当然,当然,我已经知道了。
老玩家会说:
三国演义13里我不能调兵,我不习惯。
三国演义13里,我没有自己的房子,不能回家哄老婆玩过家家。
三国演义13的地图荒凉,没有像三国演义11那样鲜花盛开。
三国演义13的小地图画面比较马虎,不如全面战争。
在三国演义13中,与7代不同的是,你不能给别人写信并随意访问。 与10代不同的是,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并登录。
三国演义13的个人可玩性完全是《太鼓5》《大航海》无法比拟的。
……
但我看到的是:
我打完了英雄传说十三侠,然后玩了一半游戏李素190,一半游戏文品207,交替体验。
我通常会把地图放大到最大,看着广阔的天空,鸟儿成群结队,忙着做事,不时看到城市上空的小对话。
找人聊天。 人们尝试过一些建议,但很少被采纳。 出征时,率军尽量迂回进攻。
我认为这很有趣。
当我当武将的时候,我可以尝试结识人,找工作,入圈子,随军出征,立功杀将。
作为军师,我可以说服各据点归附于我自己的势力,拓展内政,制定计划,指挥作战。
我当君主的时候,设置了重臣,就可以少担心某个城市治安不好。 我可以自上而下进行统治,每天思考大地图策略。
内部事务已经简化,尽管略有延迟。 征兵已简化,无需重复劳动。
你们这些过去习惯了建设内政、富国强军、招募训练士兵、出去打仗的人可能会认为这一代人没什么可做的。 我认为,作为这一代的君主,你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君主,而不用考虑这些琐事; 作为军师,确实要考虑到一切,既要考虑内政,也要考虑外交,特别是外交。
我听有人说这和上一代不一样。
是的,因为这是一部综合性的《三国演义13》,并不是任何前代的PK版本。
好吧,我们先给出结论吧。
《三国演义13》是在原版的基础上与其他世代的PK版本进行对比。
历史排名前三的大地图策略,仅次于9、11。
小地图战斗见仁见智,我想我只输给了12。当然战棋迷会有不同的想法。
外交在历史上名列前茅。 至少内部事务不麻烦。
至少是历史对决中的前三名。
个人表现仅次于10代。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大地图还不如11对决,为什么不死呢? 嗯,11中也没有小地图战斗。
个人角色扮演不如10代,也没有8代丰富,为什么不死? 嗯,因为10代的耐久和井栏还没有问题,而且战斗时没有指挥、伏击无敌等无耻技能。
小战不如三国演义12,为何不死? 嗯,因为12没有大地图。
《三国志13》框架很宽泛,但有些地方还是有点空虚、参差不齐。 但确实,其范围或野心是历史上最大的。
经过一些调整,它可以成为经典。 我们先来看看PK版本以及后续的DLC。
与《三国演义12》不同的是,它一出来就很明显,即使成为经典,也只会成为1代到6代的时代经典。
也:
我个人认为最完美的《三国志》应该是沿用《三国志》11的大地图,加入到《三国志9》中,添加大量据点,大地图策略,即时,10几代个人选择模式和12代战术。 。
但我也知道KOEI做不到这个东西。
最后说几点个人感受。
三国演义13里有一部不错的。 辉煌的看家宝藏就是他们的死宅精神,包括音乐、美术、氛围、各种CG、水战中的火攻船、地名。 我感觉很好。
在这个游戏中,我最大的爱好很奇怪:当某位将军独自飞行在前往另一个城市的路上时天下创世,周围的山河都在起伏。
果然就是那五个字:关山渡若飞。
我对所谓《三国志》一直以来的要求就是它能让我有一点三国志的感觉。
什么是三国? 第十三代新增加的地名广陵、甘陵、中山、巨鹿,就是三国。 《英雄传说》中的那些CG就是《三国志》。 夹击,让对方陷入混乱,正是三国。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 但对我来说,《三国志》首先是一款三国游戏,然后才是一款策略游戏。
所谓三国情怀,对我来说,就是这样:
张家尉召集诸将,商议进军。 太常右剑兵谏道:“甜品国兵多强将,兵卒团结,不易攻克。” 张家伟骂道:你竟敢扰乱我军士气? 他左右喊一声,把煎饼放进锅里煮。 他命十万兵马出发出征。
他命萝卜糕为先锋,率领五千大军翻山开路,跨河架桥。 命马高率左军,玉兰糕率右军。 他们各有两万军队。 外星人在宝鹿关相遇。
但据说胡萝卜蛋糕引领潮流。 咖啡山前,巧克力是甜品国度的先驱。
对着阵角射击,萝卜糕举枪喝道:“敌将死了!”
巧克力舞动刀子迎接他。 战非三路,拖刀逃跑。
张家伟得知方面军获胜后大喜,紧急下令追击。 大军蜿蜒绕过山角,只见前方炊烟袅袅,隐约有百万大军。 当侦察兵报告时,张家伟惊呆了。 他环顾四周,道:“我中计了,你赶紧回军吧。” 或者说:“大人,请不要惊慌,这是陈景旭在甜点国的军队。” 正在他犹豫的时候,一声炮响。 之后,甜品王国的埋伏出现了。 左边是提拉米苏,右边是咖啡慕斯。 站在高处,乱箭如雨。
张家尉兵马大乱,前后践踏,死伤无数。 张家伟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一群人马摆在了他的面前。 他定睛一看,原来是骠骑将军的菠萝包。 他斩剑喝道:“贼别走,请下马退下!”
张家伟正着急的时候,突然看到了灰尘从哪里开始的。 萝卜糕率领数十名骑兵,冲进了菠萝包大军之中。 他拿枪刺向马下的菠萝包,然后防守张家伟,突围而出。 张嘉伟叹了口气,说道:“如果不是你的大臣,你就有危险了。” 走着走着,来到马前禀报:“马高已中敌火计,辎重尽毁,已败。” 又有马来报:“玉兰饼将军”倒在山道,败了。”张家伟泪流满面,说道:“我后悔没有听尤建兵的话。 丧师辱国,乃我之罪!”
而且,看下面这个,我感觉他们还是想做出一款好游戏。 我会一边继续玩13,一边等待他们的PK版本。
这是《三国演义13》中的长安。
这是汉长安复原图。
最后一件事。
作为一个玩了很多代游戏,有些固执的老游戏爱好者——我最喜欢的游戏依然是《三国演义9》、《太鼓5》和《大航海时代2》,而《最终幻想》我只认6和9,仙剑我只认1——我想多说几句《三国志12》和《三国志13》。
一些新游戏收到差评的原因是:
A可能真的很糟糕。
B可能不太符合老玩家的习惯和审美。
我知道习惯这个词对于玩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们会固执地认为我们玩得最多的一代就是最经典的,而忽略了它的荒诞。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好的部分已经被修饰剂或者习惯过滤掉了,剩下的更多是感受而不是优点。
《三国志13》有些地方很糟糕。
但有些地方,可能只是因为:我还不习惯。
九代的兵法之变,十代的元戎、井栏,十一代的造房、不能驻军,刚出来的时候都被骂了。
阴阳师4月22日更新内容:帝释天上线技能调整,红莲华冕活动来袭[多图],阴阳师4月22日更新的内容有哪些?版本更新
2024-05-12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直播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多图],2021四川电视台经济频
2024-05-12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直播回放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入口[多图],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
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