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皆是如此,只不过富人有富人的埋葬方式,穷人有穷人的埋葬方式罢了。

海昏侯墓航拍照片
今天J君就带大家去看看,被列为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我们有生之年古墓考古最大发现”的海昏侯墓,到底有多少宝藏?
海昏侯——27天的帝位巡游
说起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不过刘贺在成为海昏侯之前,是一位在位仅仅27天就被大臣废黜的皇帝。

海昏侯墓·金饼
这位被废黜的汉朝皇帝的墓葬中出土了总计重达78公斤的金器!78公斤是一个成年人的体重。

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及其他金器
墓葬出土的金器纯度均达到99%以上,纯度最高的20块金板,纯度达到99.5%~99.6%。

金盘子
据文物保护专家测定,这些金器上有少量汞,可能是用混汞法提炼的。西汉时期,金矿丰富,产金地区有豫章、鄱阳等地。《史记·商丘列传》和《汉书·地理志》均有“豫章产金”、“鄱阳右十里、豫章县武阳乡皆有金矿”等记载。

混合冶金术
微课:什么是混汞法?
混汞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提金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将汞与含有自然金的矿浆混合,金与汞形成汞合金而被提取出来,该工艺是从金矿石中提取金的方法之一。

汉昭帝
刘贺的“二十七日登基之旅”始于公元前74年,年仅21岁的汉昭帝突然去世。汉昭帝后继无人,谁来继承皇位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群臣推举汉武帝第四子广陵王刘绪为帝。大将霍光力排众议,15岁的上官太后(霍光孙女)下诏拥立汉武帝第五子昌邑王刘博之子刘贺为帝。

上官太后
小教室:
上官太后因父亲的权欲而六岁入宫,不久被立为皇后。汉昭帝15岁去世,上官太后被立为皇太后。同年,上官太后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52岁时,上官太后自然去世,与汉昭帝合葬在平陵。
突如其来的“登基”让19岁的刘贺有些迷茫。接到太后的诏书后,他匆匆收拾行装,出发前往长安参加即位大典。从此,他荒诞的27天皇帝生涯开始了。

霍光将军
古人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将霍光可以百般阻挠扶持刘贺为王,也可以叫众臣上书废黜刘贺。罪名是什么?当然是他荒淫无度,不顾朝政。


汉废帝刘贺(海昏侯)
但再看海昏侯墓的随葬品,不难发现海昏侯刘贺并不像史书上描述的那样荒淫无度,墓中没有刻有自己年号的漆器,加之墓中发现了大量古书(考古人员已成功剥离出5000余枚竹简)和镂空屏风,说明他应是一位受儒家思想熏陶、爱好音乐、情趣高雅的“文艺青年”。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
不过,历史书从来都是强者书写的,海昏侯刘贺被废后,既非君王,亦非皇帝,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自然任人书写他的过往。
海昏侯 - 海昏国的继承人
海昏侯墓除出土78公斤黄金器物外,还出土了大量雕刻精美的玉器,间接反映了汉代丧葬习俗中对玉的喜爱。

海昏侯墓·玉
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驻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辛立祥介绍:“在古人眼中,玉有两个作用,一是使灵魂不远游,二是防止尸骨腐烂。汉代人们相信人死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生,这种方法也叫尸变。”



海昏侯墓·玉
这些玉器大部分都是和田玉,质地非常好,还有很多是罕见的羊脂玉。
辛立祥说:“这说明丝绸之路开通后,和田玉大量涌入中原,成为贵族、王室的装饰品,也被大量用于陪葬。”

龙凤纹母形吊坠
有人好奇,如果他真是“废帝”,那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陪葬品呢?

玉像
据史书记载,汉朝废帝刘贺被废黜回乡,大将霍光表面上说“宁可叛君,不可叛国,愿君自重,臣下不再在旁”,实际上却把刘贺送回了家乡,软禁起来。

刘贺被废后,皇帝的人选又成了难题天绝,大将霍光又发话:按照辈分高低,皇帝应该选汉武帝曾孙刘询(刘病意)。

汉宣帝刘询
出身平民的刘询深知百姓疾苦,是一位能干的君主。他即位十一年,便下诏将废帝刘贺从昌邑迁到海昏(今山东江西境内)。当时刘贺三十岁。表面上刘贺被封为海昏侯,但实际上是流放。


当时南方还是蛮荒之地,虽然没有致命伤,但确实降低了汉朝废帝刘贺的生活质量!几年后,刘贺去世,海昏侯的爵位本该由他的两个儿子继承,结果长子刘充国和次子刘凤琴先后去世,朝中有人说:“是天意要灭亡海昏侯国!”于是,海昏国的封地和爵位就断绝了。
海昏侯,要是晚一天,就被抢了啊!
说完了历史,我们再来说说现在。

海昏侯墓遗址
2011年3月,江西省考古研究院接到群众举报,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关西村附近顶墩山上的一座古墓遭到盗掘。文物部门立即开展考古调查,沉睡在地下两千年的海昏侯墓终于被发掘出来。

海昏侯墓遗址
海昏侯墓并非是一座单独的墓葬,其中还包含有其妻墓、陪葬墓、园墙、宗祠、大门、城楼、官邸(园林、庙宇),也就是说,陵园保存得比较完整。

主棺室示意图
海昏侯墓旁还发现了3座墓葬,虽然墓葬上方有挖洞,但经勘察,墓内基本布局、陈设尚存。

海昏侯妻墓盗洞
墓葬区外分布有贵族墓葬、平民墓葬以及海昏国故都紫金城,是一座完整、规模宏大的城陵并存的遗址公园,这在西汉侯墓考古中尚属首次。

这样的陵墓若是晚一天被打开,那将遭遇毁灭性的灾难,不仅陵墓会被盗,这段属于汉朝废帝的历史也将永远成为一个谜。

由于目前文物保护技术尚不成熟,很多文物无法得到妥善保存,我国原则上不再发掘帝王陵墓,对较低级别墓葬的发掘以抢救性发掘为主。

海昏侯墓·文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考古发现中,发掘的墓葬最多是王侯级别的,但海昏侯是按照皇帝的规定下葬的,这次发掘的不仅是皇帝的陵墓,而且是从未被盗过的帝王陵墓,如果不出意外,很多人一辈子恐怕都看不到这种级别的古墓再被科学发掘了。

银质浮雕山羊
当然我们希望这个说法被驳斥,毕竟J先生是真的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秦始皇陵的发掘的(捂脸)。
J先生说:
历史总是扑朔迷离,但文物从不撒谎。正如海昏侯墓文物保护与技术支持负责人李存信所说:“墓中所有的信息都会说话,能不能听见,就看你是否足够细心。”
这些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金玉器物,不仅应是人们感叹的对象海昏侯墓:终其一生能见到的最大古代陵墓考古发现,也应是刘贺传奇一生的见证。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标题:海昏侯墓:终其一生能见到的最大古代陵墓考古发现
链接:https://www.xunmac.com/news/xydt/2024-05-29/2206.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